等等我,我与你同去,我听书贺说,这个新来的夫子和叶大哥家是亲戚,以前来过我们村,比你还小一岁,生得还好,不知道徐夫子是怎么把他找来的。
既然如此我们就去认认人,以后都是一个村的人了,彼此熟悉些也是好事。
好。
也许是因为今天是徐夫子请村里人来商议修缮学堂的日子,虽然距离约定的时辰还有两刻钟时间,学堂前早已围满了村民们,此刻正聚在一起商量着学堂要如何修缮。
裴容拉着小双找了个清静位置,正在竹林边,距离不远不近,正好能听到徐夫子讲话又能不受人挤。
只见两个汉子从板车上卸下了许多木材和石头,徐夫子正指挥着他们将东西往学堂前的空地上搬去。
陆陆续续搬完了两个板车之后,徐夫子才朗声同村民们讲话。
学堂屋顶需要仔细修缮一番,另外,今年村里人学堂学习的孩子较往年多了十余个,空间不足,所以我便想新盖一间屋舍,盖房的材料都已备好,还请村里各户出些人手前来帮忙。徐大夫细细解释了一番,村民们却不愿意让徐夫子一人出钱,纷纷说着要一同凑钱,又是一番拉扯。
一刻钟后,人声停息,裴容看着身侧打瞌睡的小双,试着叫醒他,然而怎么叫也没有用。
这位是新来的李夫子,往后他与我一起在学堂里任教徐夫子话音未落,一个穿着书生服略显清瘦的年轻汉子便背着书箱出现在人群中,模样如何裴容并未看清。
这个新夫子他瞧着确实眼熟。裴容睁大眼睛仔细看去,这人既是叶大哥家的亲戚,莫不是李嫂子的弟弟,那位李书生。
裴容如此想着,却听不远处那位李夫子朝他看来,只一眼他便认出了这人正是那位名唤李承望的李书生。
因着李嫂子的缘故,这位李书生幼时会偶尔会留在小溪村和叶大哥同住,裴容认识他,不过却不熟识,只知道这人性子温良,一身的书生气。
算算时日,好几年过去了,他怎么没有继续科考,转而来了小溪村当夫子。难不成是想拜徐夫子为师。
思量完毕,裴容迎上李夫子的目光,却见他动作僵硬地避开了他的眼神。眼见村民们都开始给学堂捐钱,裴容叫醒小双,本想唤他回家歇息,不料抬眼一看便看到了前来找人的周平。
周平,小双在这,他困极了,你带他回去休息吧。
原来是这样,怪不得我在秦家没找到他。周平蹲下身,容哥儿你放心,我知道怎么唤醒他。
小双?我阿奶来看咱们了
正打着瞌睡的秦小双一听这话差点蹦了起来,他一醒来便左右找人,没找到周平的阿奶这才放了心。裴容看得有趣,便想瞧一瞧小双会如何应对,却不料秦小双拍了周平两下,拍完还不算事,一路追着要去揪周平的耳朵与他算账。
你吓了我一跳,既然这样,你得帮我做活
做什么活都随你,我力气大
两人说着说着便忘了刚刚生气的事,一路牵着手又亲亲热热地回去了,临走时也不忘同裴容打招呼。
收了周平递来的银钱,裴容又从自己的钱袋里分了一些,凑够了一百文,穿过人群来到了徐夫子面前。村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,正帮着收取村民们捐来的银钱。
裴容也来了。叶正荣接过裴容递来的银钱,只拿了一半放进了木盒子里,收着吧,只建两间房,用不着这么多钱。
好。裴容收回钱,看了眼在一旁同村民们交谈的李夫子,许是因为他长相俊秀,年纪也轻,又做了小溪村的夫子,所以现在围着他的不是村里的婆婆大娘们就是年轻的姑娘们。直白些地上来便问他这几年可否成了亲。
这才一会儿工夫,裴容便发现李夫子虽然面上仍是一派从容,说话也不卑不亢,可是耳朵已经红了个透。
钱已捐过,人也见了,裴容环视一周,准备离开。
他走后,李承望不由得盯着他的背影看了许久,眼神复杂。
小溪村新来个夫子的事,不出几日就在周围的村子里传了个遍,人人皆知小溪村里现在有两位夫子,又新建了学堂。所以这事传出去仅仅两三日,小溪村就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外村人。
这些外村人都只有一个打算,就是请求徐夫子和李夫子收下他们的孩子做学生。
这事徐夫子多有为难,毕竟他上了年纪,已没有精力教导那么多孩子,只是面对村民的恳求,他又无法拒绝。最后徐夫子同李承望还有村长商议过后,还是决定招收这些学生,只是要加收几十文钱作为拜师费,对于外村人,学堂也不提供住宿之地。
将前来求学的孩子一一记下之后,徐夫子发现其中竟有一半是南沟村的孩子,不过这几年两个村误会消除,来往渐密,收下这些孩子也无妨。
多了几十个孩子来学堂里拜师学习,最担心的除了两个夫子就是叶正荣这个村长,因为学堂午休时小溪村的孩子能够回家去,这些外村的孩子却只能留在学堂,还需额外给他们准备饭食,最后还是绕碧玉